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样本观察 找寻身边财富引擎 
  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抓手,在我市“三区三城”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。目前,苏州各地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,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不断涌现。本报今起刊发《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样本观察》系列报道,从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文化优势与产业优势如何嫁接、营销链及产业链如何建设、知识产权如何得以更好保护与开发三大热门话题入手,对一些典型样本进行解剖观察,以飨读者。

  一部原创新作《中华宝宝》,让位于园区的沙漫动画今年再度引起国内业界关注。

  这部“苏州创制”的动画片,在4月的上海电视节上一举入围“聚焦动漫谷——2009动画项目创投”前十名。

  沙漫动画公司总经理朱鑫很喜欢这部新作品。在他看来,他的团队和苏州众多的动漫生产企业一样,正在探索一个“陌生的世界”——出生、成长在苏州,如何从这个城市的“文化富矿”中掘到更多创意产业的金子,希望就在前方,而脚下的跋涉之路却并不轻松。

  “勤工俭学”伴随原创之路

  朱鑫,地道苏州人,搞动画搞了十几年,在2007年创办沙漫动画前,做的一直是海外动画作品加工。“从加工制造到创意设计,看起来只是一小步,但实现这个突破其实很难。 ”他说。

  从去年的《我的动物朋友》、《奇形宝宝》,到今年的《中华宝宝》,沙漫动画两年半拿出3个原创作品,并拿到发行许可,可谓成绩不俗。但即便是这样“高产”,靠这些原创作品的收益来支撑公司的运作仍然杯水车薪。

  困难,首先是因为原创作品“不值钱”。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,平均15分钟一集的原创动画片的制作成本在1万元左右,国内电视台的购片价格却低得可怜。央视每分钟的收购价格在500元左右,一些地方电视台在购买国产动画片时,往往只出每分钟5元到10元的价格,有的更是只给制作公司一定的广告时段作为交换,而给国外加工的动画片,每分钟可收3000元至4000元。

  在价格有限的同时,发行的难度也不容小觑。据了解,从北京卡酷等卫星频道到普通电视台的动画频道、动画栏目,动画播出平台数量有限,而能够闯进电影院线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。与此同时,全国诸多动漫公司每年推出的作品则越来越多,仅苏州,原创动画已由2006年的0分钟增长到2008年1640分钟,而今年上半年,就有4部动画片2776分钟获得发行许可,全年计划完成6000分钟,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
  原创动漫是个投入大、回收慢的行当,企业要实现盈利,不仅需要作品能够成功创作和播出,还需要同步开发有卖点的衍生产品,而衍生产品市场的成功与否,前提就是要播出,最好能反复播出强化热点效应。“现实是,我们要靠播出费来实现成本的回收甚至盈利,不可能;而不播出,又往往会影响衍生品等后道产品的推出。”朱鑫坦言,这样的盈利模式之困,逼得动漫企业“两条腿走路”——沙漫动画至今没有放弃为欧美动漫作品做代加工的业务,而同时,在原创动漫作品的打造中也特别注重对国外市场的关注。“代加工除了能支持公司的正常运作外,对于员工开拓视野、锻炼技艺,甚至吸取灵感都有好处。 ”朱鑫说。

  在苏州,像沙漫动画一样,坚守原创方向,同时以加工制造支撑原创探索的动漫企业还有不少。许多苏州动漫企业把50%的力量放在代工上,确保企业的稳定生存,用“以代工养原创”的方式,逐渐增强各自在原创方面的实力。

  守着文化富矿“边走边唱”

  文化是种子,创意是工具,产业是果实。作为创意源源不绝的温床,深厚的文化积淀,无疑是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。如何运用创意“工具”,让文化“种子”在创意的天地里更快地发芽开花,并结出硕果?

  今年3月,首届中华文化专题系列讲座在苏州国际科技园举行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会副会长、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继承人王祖德,面对来自科技园诸多动漫企业的年轻人作了“桃花坞年画艺术”专题讲座,希望苏州动漫能够很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精髓。旁听的科技园动漫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经理刘文雨深有感触,年画、昆曲、书法、国画、园林等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养分。然而,要把这些“养分”变成动漫创意,并顺利地“卖”出去,并非易事。

  在金笛卡通负责人哈旭看来,利用苏州文化富矿的优势来进行创意原创,用时尚与现代的眼光去诠释、解读传统文化是一条必经之路,但前提是“面对博大精深的苏州文化,必须准确理解并抓住精髓,再用创意产品这个现代文化载体表现出来。 ”出于对苏州文化的不同理解,金笛卡通选中了《姑苏繁华图》来搞原创动漫作品。“做了快两年了还没完成,除了一些技术上的难关要克服外,还是没找到最满意的感觉。 ”哈旭说,在很多人看来,苏州的文化就等于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其实太过表象,在苏州呆下来,静心去体会,会发现苏州文化的很多侧面。“比如用怎样的音乐去表达才‘够苏州’?我们还在尝试。 ”她说。

  “好动漫关键要会讲故事。苏州的传统文化中不乏好的故事,找到或提炼一个故事,并用一个好的办法讲出来,这是变养分为创意财富的关键。 ”朱鑫认为,目前,国内的动漫作品往往太功利,把有教育意义放在了有趣、好玩的前面,把创意“框”了起来。功利的背后,还有企业缺乏策划、运作人才的深层次原因。“我们有计划围绕评弹来搞原创作品。 ”朱鑫从小喜欢评弹,认为评弹从故事情节到语音唱段都很能“动漫化”。为了摆脱说教的讲述方式,拉长创意人才不足的“短板”,他打算找来海外创意人才写剧本,希望能用天马行空的创意来展示独到的地方风格。

  “微笑曲线”上的高端探索

  一方面是原创产品投入大、制作周期长、成本高,另一方面,要将身边“文化富矿”立马变现财富的能力还需要提高,这样的现实下,苏州的动漫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找寻成长机遇,并突破、崛起?

  “其实和普通制造业一样,动漫产业也有个‘微笑曲线’。 ”同时也是资深广告人的哈旭对于“市场”这两个字有着相当深入的理解。“动漫的制作、技术的应用乃至作品的发行、媒体的播放等还是处在‘微笑曲线’的低端,故事创意和衍生产品开发是曲线的两个高端,必须把握住。”其实,美国大片《功夫熊猫》成功展示的就是创意的价值。这部作品不仅主题是中国的,加工制作也有国内动漫公司参与,中国的题材和廉价劳动力成就了好莱坞的票房,中国动漫却只是徘徊在产业链的底层赚小钱。

  “我们尝试去把握‘微笑曲线’的高端。”哈旭告诉记者,目前公司不过30来人,在原创作品的创作中选择了把制作环节外包,集中人力物力搞前期创意和衍生产品开发。以《姑苏繁华图》为例,在完成基本创意后,金笛引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人才来做技术,做效果,自己则已经开始了衍生品开发,“《姑苏繁华图》串起了苏州古城、古镇的方方面面,可以开发的文化产品太多了。”从礼品、服装到形象包装,哈旭已经成功推出了10多种“衍生品”,除了具象的产品外,文化创意的概念已运用到了对古镇木渎等的形象包装、旅游线路打造中,也创造出作品尚未播出,衍生品已经赚钱的新模式。

Copyright 2011 www.szyxyg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苏州亚细亚装潢广告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亿韵商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