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错时上下班”的苏州样本 
  “错时上下班”的苏州样本 
近日本报特派记者前往苏州探访“错时经验”以供借鉴

  “错时上下班”,江苏省苏州市在2003 年4 月1日就施行了“朝九晚五”为主体的作息制度,即中小学、幼儿园、医院上班时间为8 时前,党政机关、社会团体、大型事业单位执行“朝九晚五”,工厂企业等实行弹性作息时间,即根据自身特点自定。

  据苏州市公安局统计,截至目前,苏州市区版图面积1650 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235 万,流动人口300余万,实有人口已经超过600 万人。截至今年5 月,机动车、汽车和私家车量分别达到172.4 万辆、76.01万辆和56.15 万辆,且市区每天车辆数在以260 辆的速度递增。

  苏州交通部门介绍,截至目前,在苏州市区营运的公交线路190 条,公交车2576 辆,而古城道路狭窄,新修的道前街、人民路等主干道,也只有双向3 车道,加上道路维修不断、高架桥、地铁等施工路段较多,交通压力很大。

  记者连续两日的现场体验,并没有发现拥堵场面。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主任姚祖荣说,苏州主要干道之一的人民路,是一个重要堵点,但公交车高峰运送速度可达15公里/小时。

  苏州交管部门负责人认为,错时上下班分流出行人流,减轻了交通压力。

  本报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涂婷

  体验

  苏州城上班时间不拥堵

  上班能准时提前5分钟

  18 日上午7 时35 分,苏州市区人民路饮水桥公交车站,烈日升起,气温已达31℃。32 岁的马女士坐在公交站的石凳上,手中拿着发糕、牛奶,边过早边等车。此时,站台上等车的有10 来个人。5 分钟后,502 公交车进站了,她将手中的垃圾塞进站边垃圾桶后上了车,走到公交车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。

  马女士是一名金融单位的柜台营业员,营业时间为8 时30 分,她从家里到单位,正常情况下需要50 分钟。她表示,一般都能保证提前5 分钟赶到单位。

  人车分流井然交通畅通

  7 时40 分,苏州交警支队门前的饮马桥车站处,等车的乘客不到10 人,一辆辆公交车驶过,市民上下车很有序,记者想象中拥挤不堪的场面没有出现。在站外的非机动车道上,骑自行车、电动车的人们匆匆前行,但秩序井然。

  7 时50 分,在饮马桥车站,记者上了一辆前往苏州市政府方向的38 路公交车。驶过人民路后,因干将路兴修地铁而封路,车子就拐上了宽敞的道前街。记者看到,在转弯的十字路口,一名年轻的交警站在岗亭上指挥交通,而在转弯安全带上,另一名警官正在疏导行人和非机动车辆。

  不到20 分钟,车子就到了彩虹新村站,斜对面就是苏州市政府办公大楼。

  市民自豪无大堵点

  “你们这里不堵车啊?”途中,记者与38 路车女司机攀谈起来。“咋不堵,高峰时段一堵就是几分钟!”女司机说,现在正值暑假,学校都放学了,人流车流都小些。

  45 岁的的哥毛先生介绍,苏州的堵点主要集中在人民路、道前街及几条狭窄的古城小道上,不过没有大堵点,像北京、上海那样的堵车状况,在苏州从未出现过。

  高峰时只是行车缓慢

  8时许,记者乘坐一辆出租车前往古城区的几条路,出租车几经绕行,除了红绿灯,一直没有停过。路两边的店铺,除了早餐店和蛋糕店,多数都还没有开门营业。

  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主任姚祖荣认为,如果按照畅通工程的要求,交叉路口车辆排队长度不超过200米,苏州市区是不堵车的,最多算是高峰时段个别路段行车缓慢。

  原由

  政府倡导错峰出行

  政府下文错时上下班

  2003 年3 月28 日,苏州市政府下发通知,从当年4月1日起,在市区试行以“朝九晚五”为主体的错时上下班制度,即上午9 时上班,下午5时下班。试行这一上下班制度的范围,包括在市区内的市、区级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、文化艺术、体育和社会福利业、金融保险业和小学、幼儿园等单位。

  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、金融保险、文化艺术、体育、社会福利等单位的工作时间,改为上午9时至下午5 时,中午12 时至12 时45 分为午餐时间;而小学、幼儿园上午入学、入园时间为8 时以前,下午放学时间自行确定。市区内其他的企业、事业单位则可根据实际情况,自行确定是否调整上下班时间。

  此前,当地的机关单位、企业上班时间多在上午8 时至8 时30分时段,市民出行时有拥堵。

  分行业实行三段制作息

  按照当地官方的解释,作息时间按行业划分,实行三段制,第一段为中小学、幼儿园、医院等,上午上班时间为8 时前,市区党政机关、社会团体等上下班时间为第二段,即“朝九晚五”,上午9时上班,中午11 时45 分下班,午餐时间加上小憩为1 小时,12 时45 分上班,下午5 时下班。第三段为弹性作息,主要针对的工厂企业及服务窗口行业,由各单位根据需要自定。

  “为落实错时上下班制度,苏州市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,负责检查、督促这一制度的实施。”一政府人员回忆称,当时负责人督促实施的领导小组现已不存在了,但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今。

  服务行业弹性作息

  记者走访了解到,执行弹性作息时间的单位较多,其中,工厂企业上班时间多为7:30、8:00、8:30,这不包括三班倒的企业。

  而金融保险等单位的上班时间也不统一,农行营业网点的开门时间为8 时(员工一般在7 时30 分上班),交行、工行、招行等营业网点的开门时间为8 时30 分。电视收视费、自来水水费、电费等营业柜台,上班时间均为朝八晚六。

  而在苏州市自来水公司,负责收费的柜台人员是朝八晚六,而行政人员则是朝九晚五。

  效果

  错峰出行带来实惠多

  上班时间平均缩短5分钟

  据统计,实行“朝九晚五”作息制度以前,苏州市区早晨7:30至8:00 人流量多达60 余万人,市民上班用时平均达到30 分钟。“朝九晚五”之后,交通堵塞缓解,上下班高峰降低,人流量趋于均衡,市民上班用时约减少了5分钟。

  苏州警方提供的资料表明,“朝九晚五”制度实行后,市区的出行高峰时段为7:30 至8:50,延长了30 分钟,足以分流大批人流,初步估计约5 万人。

  上班族有时间陪孩子了

  苏州市公安局一民警张先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记者介绍,以前,每天早晨送女儿上学,总是很紧张,7 时20 分出门,骑车送女儿到学校时是7时55分了,然后再往单位赶,遇上堵车,就会迟到。

  “朝九晚五”后,就不用赶了,送完女儿就提前到办公室,做完清洁还可以坐下来看看报纸,等着上班。

  交通压力明显减小

  “当初更改作息时间,最主要的并不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,而是方便市民办事。”苏州市委一名公务员说,不过从客观上确实起到了缓解了交通压力的效果。

  据当地媒体2003 年6 月份的一篇报道,“朝九晚五”制度实施当天,在7:30 至8:30 时间段,以前交通拥堵的地段有明显缓解,特别是路上的自行车、电动车流量明显减少,道路畅通多了。交警部门评价当天的效果称,交通流量比以往至少减少了五分之一。

  据介绍,“朝九晚五”制度试行两个月后,苏州市一权威部门调查表明,城市交通压力明显减轻。

  交通安全系数提高了

  苏州933 公交车一司机说,错峰后,堵车症状明显好转,车内拥挤的乘客也减少了,安全系数提高了,但高峰时段长了。

  采访过程中,不少机关干部认为,这一制度实行后,上班不再那么赶了,车子不那么挤了。而公交和交警部门最大的感受时,高峰时段延长了一个小时,交通压力减轻了。同时交警部门上街疏导交通的时间也相应延长了30分钟。

  影响

  错时上下班的连锁效应

  市民休闲娱乐时间增多

  “朝九晚五”带给苏州的,不仅仅是出行,还有生活上的享受。

  苏州市城南街道办事处一工作人员说,“朝九晚五”之后,早晨不用赶了,可以选择到早餐面店、小吃店用餐了,中午时间短,打一会儿盹就过去了,不像以前,两个多小时的午休,办公室位子小,睡觉不便,实在无聊,只好打牌混时间。更主要的是,下班早,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后,还可以一起逛美丽的休闲广场。

  城市消费能力加大

  “朝九晚五”制度明显刺激了消费,拉动了商品销售额的上升。连续两日,记者在苏州市区看到,当地的商场、酒吧、餐饮企业晚上10 时许生意依然兴隆,晚上站在海关大楼前,远远地还看以一栋高楼顶上霓虹灯闪烁,上面有“到***享受夜生活”。干将西路一酒吧老板称,2003年前,上班族晚上出门消费的较少,消费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及一些单位的头头脑脑。

  据苏州统计部门2003 年5 月份统计,该项制度实行一个月,夜间消费额所占比例增加40%,苏州市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%以上。

  办事效率有了提高

  苏州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明确表示,“朝九晚五”作息制度的初衷,是为了方便基层人办事,提高工作效率。此前,中午休息时间为12时至下午2时30分,基层人员好不容易到市区来,遇上下班了,只得等两个半小时,如果一件事要跑几个部门,当天就可能办不完,还得在市区住一晚上,等着第二天再接着办,这样很不方便,办事效率低,成本高。而现在,中午除了45分钟的吃饭时间,就开始上班,要去办事不用等,随到随办,提高了办事效率。

  错时也有副作用

  “医院门诊不可能改,我还得照样赶早挤公交。”昨日,苏州二医院一名医生有些埋怨。因为医院门诊的特殊性,医护人员照样得按照早八晚六的作息时间上班。

  同样还有学校教师、警察等,他们都属于公务员序列,都不能享受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带来的实惠,有人认为,制度存在不公平的地方。

  有市民私下向记者表达自己的不满时称,公务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,上班晚下班早,工作舒服了,毫不考虑市民的利益。

  的哥陈先生认为,上午9 时上班稍晚了点,他称,经常会看到办事的人等在一些单位门口。

  据了解,有网民曾在网上发表反对意见,称改善作息时间是为公务员谋福利,没有考虑不能享受该制度群体的利益补偿。如教师和警察,因其工作的特殊性,上班早下班晚,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。

  回顾

  从错时上下班到“朝九晚五”

  20年前的强制“错时”

  “错时上下班,我们这里1986 年就开始了。”18 日,苏州十梓街一名上了年纪的交警告诉记者。

  对此,姚祖荣向记者证实,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,苏州的道路异常狭窄,公交车很少,交通压力很大,为了缓解压力,苏州经委对市区内各行各业的工作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,然后制定了错时上下班的计划,将作息时间发到每个工厂。

  “供电部门参与,按照经委提供的作息时间送电断电。”因为作息制度具有强制性,错时上下班制度执行得很好,对交通压力的缓解作用很明显。那时,交警部门的作息时间为7:45—11:30、1:30—5:30。

  新世纪的倡导“错时”

  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,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,政府不能强制了,错时上下班制度一度淡出市场。直到2003 年3月,苏州市政府再次以通知的形式,倡导错时上下班。此时,苏州市区的交通形势很严峻,拥堵现象经常发生,市民颇有怨言。

  姚祖荣记得,当年,市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,考察借鉴外地经验后,对苏州市区各行各业工作状况、作息时间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摸底调查,写出了一个“朝九晚五”征求意见稿,挂在网上,向社会征求意见。因为涉及到交警部门,交警部门的秩序处、办公室对市区车辆、路面路况及高峰堵点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,报送给市政府办公室。“政府的要求是,企业优先,政府在时间安排上也要考虑为企业服务。”

  记者手记

  适合才会有效果

  连续几日,记者在苏州市区街头奔波,坐公交车体验,走访上班族,包括公务员及企业工人,还有公交车司机、的哥等,感触很深。苏州是座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城市,版图面积小,人口多,车辆也很多,施工路段多,但苏州城的交通秩序井然。

  苏州交通和交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的看法很一致,他们说,错时上下班,延长上班高峰,分流车流人流,从而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。

  政府部门在倡导“朝九晚五”为主体的作息制度时也很弹性,除了党政机关等外,要求各个单位包括企业,依照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制度,即便被列入“朝九晚五”的司法局下属的法律援助中心,也是根据需要执行适合自己的作息制度。其目的就一个,方便工作,方便为民服务,方便为企业创造财富服务。

  苏州交管部门负责人说,交通错峰,要考虑城市交通半径、市民出行习惯等多项指标,包括配套设施及服务,综合多方面因素。

  无论是版图面积、人口,苏州都不能跟大武汉相比。时下,武汉经济建设迈入快车道,过江隧道、轻轨、地铁、立交等同步大规模建设,武汉交通出现阵痛在所难免。但如何缓解这一3 到5 年的阵痛,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思考研究。

  武汉会以什么样的“错时上下班”制度来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?

  我想,不管怎么说,适合武汉市的错时上下班制度,才能起作用,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
Copyright 2011 www.szyxyg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苏州亚细亚装潢广告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亿韵商务